鸡蛋作为公认的营养食品,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喜爱的一种食物。鸡蛋的吃法有很多种,比如煎,炸,煮,蒸,生吃等,但实际上鸡蛋的许多吃法是错误的,这些错误的吃法不仅不能给我们的机体提供营养物质,还会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不良影响。那么在生活中,我们吃鸡蛋存在着哪些误区呢?又需要如何改进呢?
误区一:过量吃鸡蛋
虽然鸡蛋中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但食用过多,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,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,造成肾脏机能的损伤。正确吃法:为了保证膳食平衡,满足机体需要,又不会营养过剩,一般情况下,老年人每天吃1—2个鸡蛋为宜;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,每天可吃2个鸡蛋;从事重体力劳动,消耗营养较多者,每天可吃2—3个鸡蛋;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,代谢快,每天也应吃2—3个鸡蛋;孕妇、产妇、乳母、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,需要多增加优质蛋白质,每天可吃3—4个鸡蛋,但不宜太多。
误区二:吃生鸡蛋
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,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,容易引起腹泻。并且,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,需要高温加热破坏,否则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,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,全身无力,肌肉疼痛,皮肤发炎,脱眉等症状。正确吃法: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,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。“3分钟鸡蛋”最容易消化,约需1小时30分钟;“5分钟鸡蛋”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;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,人体内消化约3小时15分钟。
误区三:鸡蛋+豆浆
这种早餐搭配是错误的,因为豆浆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,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,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,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。正确吃法:避免鸡蛋与豆浆同时食用。
误区四:煎荷包蛋和茶叶蛋
煎荷包蛋,边缘会被烤焦,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,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致癌的化学物质。此外,茶叶蛋也应少吃,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,与蛋白质中的铁元素结合,对胃起刺激作用,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。正确吃法:有研究显示,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,煮鸡蛋为100%,而其他几种吃法相对较低。因此,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。
误区五:鸡蛋+糖
很多鸡蛋食谱里都离不开一种调味料,糖。比如蛋糕、双皮奶、鲜奶炖蛋、番茄炒蛋等等,虽然这些食物加上糖后味道会变得很美,但却会令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。当鸡蛋与糖一起烹饪,二者之间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糖基赖氨酸的物质,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,并且糖氨基酸有凝血作用,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。正确吃法:尽可能不要在鸡蛋中加糖,如需在鸡蛋中加糖,应尽可能等稍凉后放入搅拌,味道不减。